2020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,就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、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;
2020年10月,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;
2020年12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“做好碳达峰、碳中和工作”列为明年重点任务之一;
2021年两会,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,明确提到“扎实做好碳达峰、碳中和各项工作”
仅在一年内,碳中和碳达峰被多次提及并被列为重要内容。然而事实上,不只有中国,全人类都在共同面临着这类问题所带来的困扰。针对此,英国学者最先提出“碳足迹”的概念,并且将其投入实际的环保措施,现已取得巨大成效,世界各地也开始关注和跟进。
什么是碳足迹?
碳足迹,Carbon Footprint,是指企业机构、活动、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、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(主要为二氧化碳)排放的集合。
碳耗用得越多,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,碳足迹就越大;反之,碳足迹就越小。
值得一提的是,碳足迹并不是指温室气体的简单加和,而是温室气体气候影响潜力的加和(以CO2的当量计算),用于反映个人、团体或某个区域的活动和行为所引起的碳排放量总和。
碳足迹该如何测量?
Part1--基本公式
①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(Kg)= 耗电度数×0.785×可再生能源电力修正系数;
②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(Kg)=油耗公升数×0.785;
③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(Kg):
短途旅行(200公里以内)=公里数×0.275×该飞机的单位客舱人均碳排放;
中途旅行(200-1000公里)=55+0.105×(公里数-200);
长途旅行(1000公里以上)=公里数×0.139
换算为植树的棵数,则是大约每90kg碳需要种植一棵树来吸收
它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?
相信通过以上的部分,我们对碳足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 。事实上,我们提出碳足迹概念并计算碳足迹,不仅是用来规范企业等团体的碳排放量,而且可以落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,让大家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将高碳生活转变为低碳生活。为减少碳足迹,目前国际上提出了减量运动等方案。
那平时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减小自己的碳足迹呢?
对于我们个人来说,我们可以主动减少碳排放,如使用节能灯泡、空调调高一度、少开私家车多坐公共交通工具、参与植树造林等等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。